繼2012年我進入白金級醫師之列後,2013年我們再度取得白金級醫師認證。
對於走上矯正醫師這條路已經20年的我而言,所代表的意義是從傳統矯正走入數位矯正時代。
我們一直在努力學習的-------科技力。
各位朋友們還記得2007年 蘋果教父Steve Jobs推出第一只iiphone時。就宣告科技進入“簡化 貼心化”時代。
從20年前我使用綁線式矯正器,到10年前開始使用舌側矯正技術及自鎖式戴蒙系統。
每一次的進化對患者的舒適性都大幅提升。
但是,卻考驗着醫師面對新科技的適應力及技術的創新力。
我是比較保守的醫生(其實是膽小),雖然2009年就取得隱適美認證醫師,
但是我也研究了一年多之後參考了國內外許多醫學文獻,
並且向香港的Dr.邱易光 及澳洲的Dr.Eugen Chen ,韓國的Dr.Bo-Hoon Joo學習之後才在2010年開始了第一位隱適美患者。
多虧這幾位隱適美的前輩無私的分享許多經驗,我才有勇氣嘗試這項新的科技。
不知不覺也在這三年中累積了100多位隱適美案例。越是深入研究越是覺得其中有許多待開發的奧秘。
這讓我想到藝術家達文西說:“簡單 是複雜的極致表現”。
各位想想如果阿基師進廚房之後發現只有兩三樣工具卻被要求做出總鋪師的料理。
你說這是不是高難度挑戰。
隱適美醫師就是面臨這樣的狀況。我們的患者一樣要求醫師必須用少少的東西達成美美的效果。
套用商業周刊創辦人 金惟純先生的一本書 ”還在學“。我們必須承認這個領域對我而言也是-----“還在學”。
另外,從這幾位隱適美前輩醫師中也發現,他們都是擁有20年以上傳統矯正豐富經驗的醫師。
可見,隱形矯正技術必須以傳統矯正觀念為基礎,才能克服許多困難病例。